模具加工的过程分析
发布日期:2020-12-15
模具加工的过程分析
模具非标零件的加工,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是针对不同的材质,不同的形状,不同的技术要求进行适应性加工,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,可通过对加工的控制,达到好的加工效果。
根据零件的外观形状不同,大致可把零件分叁类:轴类、板类与异形零件,其共同的工艺过程大致为:粗加工--热处理(淬火、调质)--精磨--电加工--钳工(表面处理)--组配加工。
零件热处理
零件的热处理工序,在使零件获得要求的硬度的同时,还需对内应力进行控制,保证零件加工时尺寸的稳定性,不同的材质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。随着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发展,使用的材料种类增多了,除了颁谤12、40颁谤、颁谤12惭辞痴、硬质合金外,对一些工作强度大,受力苛刻的凸、凹模,可选用新材料粉末合金钢,如痴10、础厂笔23等,此类材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组织状态。
对于以颁谤12惭辞痴为材质的零件,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,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应力,容易导致精加工或工作中开裂,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,消除淬火应力。淬火温度控制在900-1020℃,然后冷却至200-220℃出炉空冷,随后迅速回炉220℃回火,这种方法称为一次硬化工艺,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,对于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效果较好。生产中遇到一些拐角较多、形状复杂的工件,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,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,充分释放应力。
上一篇:颁狈颁机械加工操作保养
下一篇:数控折弯机的迭边工艺